行者之旅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学习 > 详细内容
试卷讲评课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6/4  阅读次数:147  字体大小: 【】 【】【
试卷讲评课之我见
每逢考试结束,老师们通常都要上试卷讲评课。讲评课如何上才更能体现“讲评”这一意义呢?
结合听课经历,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 镜头呈现
1、对答案。这是只重“知其然”而不重视“知其所以然”的表现。有这样一个笑话:老师在讲解试题的时候,学生问答案为什么选B而不是选择A、C和D其他。老师随口说,因为A、C和D都不对。从目前的现状看,单纯对答案的现象虽不多见,但在某些局部还依然存在。
2、讲题课。讲评课不能等同于讲题课。这是听课中看到的最为普遍的现象。不少课堂的讲评都呈现了这样的态势。老师只是就某些错题重新进行讲解,而没有考虑这样的试题内容是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背景,而视之为单一的试题讲解,如同新授内容一样。没有就此试题暴露的问题而进一步展开,没有拓展,没有提升。这样的讲解就少了针对性,也从某种竟上说,也就失却“讲评”的意义。
3、无重点。全面开花。这一点是指讲评的流程,老师对每一试题逐一点评、讲解,平均用力,没有呈现试卷中出现的重点问题与一般问题、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正是因为没有重点,有些应该突出的共性问题就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无形中影响了讲评的有效性。
4、缺少总结和提升。对于一些试题或是类型,出现就题论题的局限。在讲之后就算是完成了讲评,缺少思路与方法的指导与引领,缺少总结与归纳,缺少拓展与提升,削弱了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与考试的指导价值。
二、讲评课要突出几个方面
1、重数据。考试结束后,一般都会有一些数据供老师参考:如班级平均分,及格率、甚至每一道小题的正答率,以及自己所教班级在整体班级中的排名等,这些数字既折射出了试卷的整体效度、梯度、难度和信度,同时也反应了学生作题的状况和状态。通过这些数据,老师可以了解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科掌握情况,出现失误比较多的试题,甚至一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讲评课上,可以就这些数据所体现的内容提醒学生优势有哪些,不足在哪里,问题是什么,甚至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提升措施等等。而不能淡然视之,不管不问,让这些真实的数据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2、重问题。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是讲评课上应该重视的一个要点。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知识掌握不到位,还是审题出现偏差,还是熟练程度不够,甚至是作题步骤不完整,等等。这些问题,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加以点评、解决。尤其是针对共性问题,更能反应出学生的整体状况,更要能够看到问题的背后,看到学生学习中的短板,并有针对性地给出改进的方法或措施,让课堂讲有所得,评有所获。
3、重类型。“试题类型化”,相对而言,目前考试的试卷结构基本平稳,类型固定。在讲评过程中,固然是有对试题本身的讲评,但是,犹如具体运算之于形式运算。在讲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类型的拓展,让学生通过一道试题的讲评,学会相应的一类试题的掌握,而不仅仅是就试题而论试题。这里面就要有对试题类型的归纳,对试题类型的特点的总结与分析,有对试题应对的思路和方法。像语文中论述文本的阅读,文学类的阅读等,如何将试题类型化,使之更能起到“例文”的作用,还是讲评课中很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
4、重思路和方法。讲评过程中,务必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研究和指引。有些时候,甚至可以不给学生讲答案,而先注重学生思路和方法的引导,达到“先搭框架后装修”的效果。在思路和方法上,提倡“思路条理化”,即强化思路的条理性,目的是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提升学生考试时的应对能力。如,语文学科中的阅读与诗歌板块,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框架和结构。对于提升规范学生作题的能力和得分率,效用还是很明显的。
5、重实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以讲求实效为宗旨。本着有“有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原则,强化巩固。效果,既指课堂本身的即时效果,又指以后学生对于类似的试题的解决应对能力的效果。在这一点上,老师的讲评往往带有自己的教学经验色彩,但是这样的色彩又是建立在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高度或是能力之上,学生很多时候是达不到这种相应的分析、概括的高度的。所以,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体验,本着以学生的基础为起点,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原则。在老师讲评的中间,老师也不妨问一问学生,有没有更富有效果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的方法或策略。对学生而言,自己总结的,才可能更有效果。如果学生没有更好的建议,那么也不妨和学生交流,看一看学生们需要什么样的讲评方式才觉得更为合适。
三、改变两种思维框架
在讲评过程中,面对学生试卷中暴露的问题,老师不必过于追究错误类型的原因。有时即便找到原因,也未必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在这一点上,需要有将“问题思维框架”转化为“结果思维框架”的意识,也即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如何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个方面上来。这样引导会规避学生一味陷入问题的泥淖而失去了前行的动力的不足,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解决问题这个方面来。如,老师与其说“我们这道试题没有得分的主要原因是大伙对这个知识掌握不好”,不如换成“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个试题上得到更高的分数呢?”这样的转换,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作更进一步的思考,有利于学生看到自己今年的努力方向。
      面对考试考得不好的试题,也不妨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化“失败思维框架”为“反馈思维框架”——面对学生考试中存在的不足,不要以“失败”的心态看问题,而相应地转换为“反馈”心态,也就是说,摒弃以成败论考试的思维,从反馈学习的角度看考试:一次考试反馈给了我们什么?这样的转换,有利于学生心态的调整和接纳。对于学生的信心的提升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更为有利。如,与其说“这次考试我们很失败”,不如说“这次考试反馈我们前期的学习问题”。如此等等,可以类推。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试卷讲评课上成批判课,对学生大肆批评,讽刺挖苦。很多时候,老师对学生的无意识的批评其实是对自己教育教学不满的投射。

上一篇:一节课的两种上法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行者之旅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11 (www. gly931.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