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之旅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在旅途 > 详细内容
当完成任务成为了一种习惯
发布时间:2014/3/7  阅读次数:596  字体大小: 【】 【】【

开学伊始,学校就开展了热热闹闹的听课活动。

先期进行的是示范课,由各学科推荐出有关的人员,在学校报告厅里作公开课。

  也许是因为通知的传达问题,造成了有些地方的理解不太一致。:原先说是在自己的教室里上的随堂展示课,后来改成了在学校报告厅里上公开课。要说,这个改变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不过换了个地方而已,老师、学生、学习内容,都是没有变化的。但是,也正是这个不算原因的原因,让这一作课过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原先上报了要作课的老师,突然提出不上这一节公开课了,原因就是地点发生了变化。

得知这种状况之后,就和作课的老师作了一沟通: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被动的局面?

得到的答案是:在自己的班级上课,因为教室空间有限,一般来的听课老师不会太多,没有太大的约束,自己的教学进度应该能够很好的完成。而在公开课上的,听课的老师会比较多,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而自己的教学进度可能也会受到限制。

经过反复的沟通。最终这节课还是在报告厅里按期进行了。

这一节课是一篇古代诗歌的学习。在学习进程中,老师是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又是让个别学生进行了试读。

也正是这一环节,让老师觉得学生在诵读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于是,老师就将诵读的有关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指导。这一环节的时间又明显延长了。

就在学生们自读时,这位老师从我的身边经过,悄悄地对我说,看,这节课的任务肯定完不成了。如果在自己的教室里,估计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的。

我笑笑说,这才是完成了任务呢,怎么才算是完成了任务了?

应该说,这节课确实还是一节实实在在的常态课堂。老师能够及时调整了自己的预设策略,将学生的问题作为课堂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课堂教学节奏和内容的调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都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又和这位老师聊了起来。她说,其实,也知道只有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了,才是真正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可是,总是觉得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设来实现教学的安排,就好像总是欠缺了什么一样,总觉得任务没有完成。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己还是比较好的进行了调整和修正。

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人们的潜意识总是积极的为人本身报务的,人们也总是试图护照自己心里的设计来运作的——这样作才符合人的潜意识的需求。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也可以说是思想指导了实践。

但是,作为教学又不同的是,教师的教学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学生的学习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而且,第一个方面又是要为第二个方面服务的,课堂教学的中心,又必然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旋律的。如果把自己的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的话,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地位和学习效果的削弱。

习惯真的是不太好改变的,尤其是我们在平时的行为中已经养成了多年的习惯。一旦改变,潜意识中就会让觉得不舒服,不爽快,无形中就会又自觉地回归到了原来的轨道之上。就像这课堂教学,尽管我们都明白什么才是教学的重点,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任务,但是,习惯使然,还是会无意识之中就将自己的任务当作了教学的任务。而事实上,一旦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当作了整个学生的重心,把自己的预设作了课堂教学的重点,让完成任务成为了一个习惯,我们可能无形之中就会偏离课堂教学的轨道,无形之中就会失去了课堂教学的真谛。

上一篇:尝试 下一篇:校长推开了教室的门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栏热门信息
          
                                        行者之旅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11 (www. gly931.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