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之旅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话题研讨 > 详细内容
一则可圈可点的教育案例
发布时间:2013/6/13  阅读次数:769  字体大小: 【】 【】【
  

案例提供 司文宗

  

期待他的回归

——教育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H是我以前的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好,只是很少与人交往,也没有什么朋友。平时除了看书,没别的爱好。为了弥补他性格上的不足,能够全面发展,我请他当班长帮我管理班级。自从他当了班长之后,性格也变得开朗了。班级管理也井井有条,看到他的进步,老师和家长都很高兴。

他到八年级之后,没再教他。听说他也不再是班长,第一次考试也没有考好。此后总是生病,没多久就休学了。

本学期我教八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家长打电话希望我帮他们劝小H回校上学,希望他能到八年级继续上课。家长说他当初并没有什么病,更不需要休学,只是他不想上学了,家长没办法只好同意,至于什么原因现在也没人知道。本以为他在家休息一年就会主动回校上课的。没想到现在他不仅不想上学,还觉得活着没意思,还有轻生的举动。现在既不与外人交往,也不与家长说话,只是一个人闷在屋里,哪儿也不去。说话也不太像正常人了,这下家长才着了急。

开学第一天上午家长如约带他到学校。家长悄悄跟我说,已经劝三天了,一直没同意上学,今天是骗他来学校的,希望我能劝他到校上学。

开学第一天太忙了,没有太多的时间跟他聊天,我让家长先回家,打算利用中午饭间跟他聊聊。看他也没有事情可做,就给他找了一本《贝多芬》让他在办公室先看着。他看书还很专心,一个上午竟把一本书看完了。

中午我一边做饭,一边跟他聊贝多芬,有了共同的话题他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在我面前没有半分拘束。我们只谈贝多芬,不谈学习上学的事情,因为我知道,如果此时我谈上学的话,他的心门马上就会紧闭,到那时无论我说什么都会徒劳无功。

吃饭了,我打开电脑和他一起观看《三个傻宝大闹宝莱屋》。这个电影是我特意为他准备的。我相信他会从中产生某些感触,我也希望能够由此找到开启他求学欲望的切入点。

他看得很投入,整个人都进入故事里了。当看到主人公兰彻取得第一名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一句话:“老师,我可以上学吗?”

“当然可以了!”他竟主动提出要上学,这虽在我的意料之中,不过没想到会这么快。

“我要上九年级!”他态度坚定的说。

“上九年级!你已经落了一年半的课程了,会不会有点儿吃力呢!再说中招考试也不远了,体育加试的报名已经过去了……”

“没事,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他一字一顿的说。

我也不便再说什么了,他想上学本来就不易。他想上九年级也许是因为他的同学都在九年级吧。他这种想法我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不太现实罢了。不管怎么说,有回学校的念头总是好的。

下午我给他找了九年级的课本让他看看。然后问他有没有信心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全部学完。他竟说:“一切皆有可能!”我也不再说话,因为他现在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只能让他自己醒悟。下午我让他在我的住室看化学和数学,课间我去问他学习情况时,他便默不作声了。

“没事儿,一切皆有可能!全力以赴,咱不留遗憾。”我拍拍他的肩膀说。我不想让他刚刚然起的火苗再次熄灭。

做晚饭了,他站在旁边看我做饭,已经没有了中午聊贝多芬时的激情了。他主动跟我聊起他的生活:平时家长忙,他就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一些玄幻类和武侠类的小说。他很喜欢看动画片,但觉得那都是小孩子看的东西,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能看,所以一直克制自己不去看,每天都再做思想斗争,很痛苦。他喜欢小说中的主人公,觉得每个人的潜能都很大,只要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他特别相信人的轮回之说。他坚信,此生生活不如意的人,下辈子一定可以过上好日子,因为上天是公平的。他觉得这个世上没有一个真心疼他的人,父母也是在利用他,以前父母曾答应过他在家休养的,但他一回家就让他干活……

真没想到他的脑子里竟装的是这些东西。他现在的问题不是学习,而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及时调理的话,后果会很严重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回到集体中来。让集体的力量去影响他,感化他。问题是他到九年级上课的想法很不现实,再说九年级的老师会不会收他呢!

第二天,家长又送他到学校跟我“聊天”。因为刚开学,学校的事情很多,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跟他聊天。再加上学校正在清点各班的人数,如果上学的话就得报名了。但他还是一口咬定上九年级。他家长急了,一年半的功课,三个月赶上去,这也太不靠谱了。他直挺挺的坐在凳子上反复说道:“我要上九年级!”

我再次借来九年级的课本,还有一份试卷,跟他商量道:“一年半的课程,三个月学完,你平均一天你要学多少。现在你就开始学,先完成一个下午的功课,如果你能完成的话,我帮你实现你的愿望。”

他点点头,很认真的看起书来。但不一会儿就把头低了下来。我递给他一份八年级的数学卷子。他看了半天,也没有做出来。他的头更低了。

“听到你要回学校上学,我心里很高兴,以前那个成绩优异,做事理智果断的好班长又回来了。以前你总能根据班级的情况来管理班级,同学们都很佩服你的聪明与理智……”我不停的提他以前的优点,希望他能找到以前自己的影子。

“老师,说句实在话,我本来就没想过要再上学了,也没想过再活多久,活着确实也没有啥意思!我是想到贝多芬那么不幸还能成为一代伟人,《三个傻宝大闹宝莱屋》中的兰彻在学校的生活又激起了我上学的欲望。如果我现在跟不上九年级的课程的话,我可以等现在的九年级毕业了我再来上学。”

“你是不是怕别人笑话呀!那可不是我心目中的小H呀!我心中的小H是一个果断刚强,不怕挫折,不怕困难,不怕外力的强者!”

“可我就是这么想的了,我现在真得走不进教室了。”

“那你可以在家自学吗?”

“行!”

“跟在校一样,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学习,包括晨读与课间操。”

“行,没问题!”

“那好,我答应你,如果你做不到,你可要回校上课,行不?”我试探着说。

“没问题!”

“你每周还要到学校做份试卷,让老师了解你在家里的学习情况。”

“这个也行。”他有点儿犹豫了。

我想,只要他能进这个校门,就能想办法让他进教室,只要他能走进教室,就有办法让他跟同学们融在一起,只要跟同学们融在一起,他的思想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教育也要顺势而为。

一周以后,他由家长陪着来学样接受测试。听他母亲介绍,他现在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每天按时学习,生活很有规律,她们一家人看到孩子的进步都很高兴。

卷子做得不错,但这并不是我们要的结果,我们是要让他回到教室,回到集体中。但他现在对回教室上课依然很排斥。看过课表后,我把他到学校测试的时间改为周四下午。因为周四下午有一节微机课和一节体育课。到时我可以让性格开朗的学生拉他一起去课。

第二周周四,他按时到来,这次的卷做得很快,该上微机了,几个事先安排好的学生高高兴兴的拉他去上微机课。他开始有些不太情愿,但还是跟他们去了。下课后,他很高兴的说以后要跟同学们一起上微机课和体育课。我让他把家里的电话号码留给一起去上微机课的同学。他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免费电话谈学习,他很高兴的答应了。

此后每天中午都会有学生利用学校的免费电话轮流跟他电话聊天。他们谈学习,谈班级趣事儿……昨天,家长打电话说他每天吃饭时都要跟家长谈他学习的内容,还给家长讲自学的方法。也讲同学们跟他所说的班里的趣事儿,他变得开朗了许多。我感觉到他的心已经走进教室了。明天就是第三个周四了,期待他的到来,期待他回到教室,期待他真正的回归。也许他现在只是缺一点点勇气罢了。

  

  

  

  

一则可圈可点的教育案例

  

  

  

读了司老师的这则案例,读出了一种教育的智慧,读出了一份妙然的心情。

首先,把脉精准,处置妥帖。司老师对于如何引导这个学生回归的主基调,定位准确——通过让这个学生走进教室来完成对他的回归的引导。而整个案例的发展,都是围绕着这一主基调进行的。而正是这个主基调,让整个案例凸现了教育的智慧和教育的机智:不是一味的说教,不是一味的生硬的生拉硬拽,只是一步步的相机引导,一步步巧妙设置,在无形之中消弥了这个学生本身存在的阴影,又让这个本来已经有些远离了集体、远离了教室的学生在无形中、自觉地向教师靠近,向班级靠近。整体的教育和引导都因这个主基调的奠定而进行得格外流畅,格外自然,让人感受到教育的诗意和智慧。甚至可以说让这则案例成为教育的典型,相信,在司老师如此的引导之下,小H回归到教室中来,回归地集体中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一个远离了同学和老师一年半之久的学生,一个已经退缩到了学习边缘的学生,一个心理上已经有了学习阴影的学生,就是这样,在司老师的准确定位,精心引导下,一步步地走回了教育的阵营。读之不由人不生钦佩之心。

其次,准确预测,精心预设。司老师在对小H的教育过程中,对于他的心理变化、感受,能够准确预测;而在对他的引导过程中又做到了精心预设。如,让小H读《贝多芬》,让小H观看《三个傻宝大闹宝莱屋》等;如,和小H的沟通,“我们只谈贝多芬,不谈学习上学的事情,因为我知道,如果此时我谈上学的话,他的心门马上就会紧闭,到那时无论我说什么都会徒劳无功。”再如,“把他到学校测试的时间改为周四下午”,这看似很小的细节,其实又蕴含了多少教育的用心啊。再如,“该上微机了,几个事先安排好的学生高高兴兴的拉他去上微机课”,这些精心的预设,都走在了学生的思考之前,都走进了学生的心中,教育有时间只是一种无声的行动。的确,司老师对于学生心理走向的准确预测,对于学生引导的精心预计,让整个教育过程看似无心插柳,其实已经绿柳成荫,充满了教育的情怀,散发着教育的芬芳。

再次,直面现实,真情关怀。司老师的教育之花,不仅体现在教育、引导之中,更体现在对学生的真情关怀之中。面对小H一腔热情,要在短时间内赶上一年半拉下的课程,司老师并不是一味的鼓励,就像是一些没有价值的所谓的“赏识”一样,而是用一套试卷来说明问题,让小H看到自己的真实。当小H提出在家学习的时候,司老师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给他布置了具体的要求,并加以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司老师并没有采取盲目一味的鼓励,而是通过事实让小H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小H找到回归的道路。直面现实,不躲避问题,正是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关怀。

教育需要一颗慧心,司老师正是用这样的慧心,来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情怀。如此自然,如此流畅,而又如此地神奇有效。学习这样的案例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享受。真为小H感到庆幸,庆幸他遇到司老师这样的智慧教育者;同时,也真为我们团队有司老师这样的智慧老师感到骄傲。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司老师的教育之路一定是精彩纷呈,芳香四溢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行者之旅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11 (www. gly931.zw78.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